作者:康来昌 来源:新浪博客
凭主意行
康来昌牧师—20100711-1
撒母耳记上2:12-3:18
信靠神,非消极不动
当听到上帝给我们任何的带领,当知道自己做对或做错,或上帝怎样的应许或警告之后,我们所�取的行动、态度,应该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的。很多人会认为我们信靠上帝,就什麽事就不要做了。不是的!我们越信主,越是能够积极。也不要因为我们做错了什麽事,就无可奈何、就算了。各位,这世界上很多事(包括大环境)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改变的力量,但我们信靠上帝,就总是能够在任何环境中有一个积极和正面的看法、想法和做法。
这�,当以利再次听到上帝说,「神一定要怎麽处罚你」的时候,以利说:「这出于耶和华,愿�凭自己的意志而行。」这我就觉得是一个错误的顺服、错误的态度。他可以做一些事,也应该做一些事的。我们不要把懒惰当作顺服,不要把无为当作有信心。有信心、顺服,都会积极的,都不是消极被动的。
整个这件事情,当然更早的时候,是当撒母耳的母亲哈拿到圣殿祷告,以利以为她喝醉酒了,但后来又安慰了哈拿,而且让哈拿不但生了孩子,并且生了孩子以后还祝福她,让她再多得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我觉得以利应该算是一个忠心的牧者,但我们也不知道为什麽,这世界上就常常有这种事:有很好的父母,却有很坏的儿女,有很坏的父母,却有很好的儿女。也有很好的哥哥、很坏的弟弟,很好的弟弟、很坏的哥哥。这实在都不一定。我们再次说,这个世界一切事情都在主的手�,我们并没有办法来改变神的计画(姑且这样说),但是我们在信靠顺服神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神的计画�面做出各种正面的、能够让自己让别人更好的行动和言语。
事奉神,却不认识神
以利两个儿子为什麽这麽不好?不晓得,我们不必去追究其他理由,但是在2:12,就讲到,「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他们虽然在圣殿�是祭司,而且我看到这段祭司的时间做得不算短,我想他们熟悉一切圣殿�的规矩,他们熟悉摩西的律法、熟悉敬拜的仪式,甚至也很能带人家祷告,或指示人,可是,他们不认识上帝。
这个并不稀奇,我知道很多牧者、神学家,也在传讲关于上帝的事,但上帝对于他,可能比一个考古学家在教导学生几十亿年前的古生物还要更陌生。我也知道有一些人对他所研究的东西(像早就绝迹的恐龙),有很强烈的兴趣、感情。像有一个已经过去的汉学家,哈佛大学的费正清,可以说是美国的汉学或中国学(Sinology)的重要的人物。他的父母大概都在中国宣教,但是儿女通通都不信耶稣(有不少这样的人)。不信耶稣,但对中国却有很大的兴趣。费正清就用过这种话来形容他自己,说:「我对中国有一种宗教式的狂热,我就很喜欢�解这些东西。」
各位,有人对邮票,有些人对古物、�集茶壶、石头有很强烈的感情、兴趣,但我很难过的是,很多基督徒(包括牧者)对上帝没有感情的,好像并不认识�的奇妙、慈爱、权能。而我们应该是看到每件事情,都能够想到上帝是多麽美好,因为圣灵在我们�面工作。
我们基督徒尤其认识了耶稣,就更是因为耶稣十字架上奇妙的爱,和�无所不在的圣灵,让我们在每件事上能够有那种对上帝的敬畏、渴慕、喜悦,而且随时随地在每件事上,经历到上帝给我们的安慰、鼓励,和各种的爱。如果我们没有,要求神帮助我们。这宇宙无时、无地、无处不充满上帝的能力,就是上帝�自己。而�是一个位格(person),�不是只是一个教义或教条,�不是只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我们可以跟�祷告的对象。
在跟�祷告、跟�交通,跟�在每件事上感恩、祈求、寻求、哭泣,这种跟上帝的关��面,神特别看重的就是在圣殿�面对�的敬拜,或者我们今天讲在教会�面我们大家一起对�的敬拜。在这�面,带领这种敬拜的人(像以利的儿子,就是祭司),是最重要的。
在希伯来书第5章说,他(他们)是「奉派替人办理属神的事」,让人跟神能够更亲近。让我们在各样的罪恶当中、在有各样需要的时候,因着祭司所做的工作,我们知道神为我们预备的赎罪、赦免、拯救、管教和责备。通常是藉着祭司、教会的领导人物,因为他特别认识上帝,他对神的律法和福音特别清楚,他能告诉我们如何把这些需要带到神的面前,奉主耶稣的名得到神给我们的答桉,不管是NO或YES。神的�人也应该因为认识神,让我们这些比较远、比较不认识神的凡夫俗子,能得到�藉着这个�人给我们的安慰和鼓励。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包括在教会历史上,有那麽多牧者或神职人员,对上帝反而更大的远离。我觉得我自己有时候也常常如此。刚才听了姊妹的诗歌,这是一首很古典、非常动听的诗歌,我其实以前只是听音乐、觉得很好听,今天是第一次听到词,真是好感动。我们被洁�,我们求主洁�我们,我们求主悦纳我们,我们求主引导我们,我们求主赐力量给我们,我们求主鼓励我们,我们求主甚至在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到诗篇�有讲「不要向我静默不言」,你不要闭口不讲话,也求你打开你的耳朵听我的话。各位,这都是很亲密的。
可是我看以利的两个儿子,还有很多的神职人员,就只把它当作一个职业而已。各位,你做什麽行业,做老师、军人、律师、开计程车,如果这个工作、你做的事是一个职业,纯粹是一个赚钱的方法,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你在工作�面没有丝毫的娱乐,唯一的娱乐和报酬就是有薪水。我知道很多人是这样子,很多人在上班的时候,天天想的就是哪一天退休,老师教书,天天就是盼望暑假临到(当然现在暑假也还有很多活动)。如果我们真的工作只有为金钱的报酬而做,那实在是人生很辛苦。当然,虽然这种现象很频繁,也常常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可能工作的环境或者老�、顾客、其他人,让我们实在很受不了。
我是不晓得,我对郭台铭先生不敢有任何批评,其实我对他是满尊敬的,我觉得商人都很能干、能赚钱,我觉得他也是很能干的。我听最近的消息说,富士康在大陆薪水一加,大家都来他这�。他从败处不但复活,而且更厉害了,更没有人可以跟他对抗。但我在想的只是一件事:那麽多人去那�工作,是不是只为了一件事:薪水?其他一切都没有意义?当然有人说那是血汗工厂,如果回到一百年前,你看卓别林电影更是喜欢讲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生产线上的工人更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只有损害他的健康、尊严等等。我不去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事,我觉得人都需要上帝的恩待,任何一种制度都不会完全,都有它的优缺点就是了。我只是在说,很多时候人活着就是为了�包,或者我的工作就是为了那些东西,这是可悲的,但这有的时候也难以避免。可是如果一个神职人员,他只是为了钱来做圣工,是不好的。
各位,为了钱不一定错,甚至神职人员为了钱也不一定错。各位,我也要买�包、我也要生活。现在没有吗哪从天上掉下来,就算掉下来,我也要去捡。我们跟任何人一样有薪水,我们也希望薪水多一点(不只多一点,多更多更好),我们也希望钱多事少离家近。谁不希望轻�一点、舒服一点?
但是,如果神职人员只是这样的话,我真是宁愿他去换任何一个其他的职业,尤其现在包括在台湾,牧师根本没有什麽钱赚,你换个其他的工作,开小吃店等等,都比较好。因为神职人员这个工作(对不起,容我这样说),是一个最神圣的工作。
服事神,最神圣
所谓最神圣,并不是说各位所做的公务人员或其他工作不神圣,其他工作也都跟神有关�,因为万物都在神的管理中。只是这工作是让人跟神和好的,是让人跟神能够那麽亲近的,这实在是太棒的。可是以利的两个儿子,他们不认识神。
我们必须说,一直到耶稣时候的大祭司,在圣殿�面主要的工作人员,都不认识上帝。最后卖掉耶稣的,主要就是大祭司。甚至到后来伤害基督教。在以色列历史�面,从亚伦开始,甚至我们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大祭司。而我们只能说这件事情反映出上帝极大的宽容和怜悯,也许也是对我们的一个劝告,就是:神真的一直在使用很差劲的人。
在这个罪恶的世界,各行各业、每个人都得罪上帝,但是神还是非常宽容,甚至在神职人员身上。这个职业是这麽应该神圣,而这些人是这麽不认识上帝。而这麽不认识上帝的时候,神还一代一代地使用他们,叫许多人到圣殿�面献祭,让他知道他跟神和好了。甚至大祭司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事,因为他不认识上帝。他纯粹只是把这个当作一个工作,把上帝换成阿拉、换成妈祖、换成任何一个神,对他没有任何意义,他就是在这�工作、有钱拿就好了。
我是很希望我们做任何一个工作都能跟神连在一起,不管是作牧师或者是当计程车司机、图书馆管理员、或者是任何我们觉得薪水高、薪水低的,让我们在每一件事上能够不单看到事后的薪水(我再次讲薪水也很重要),而是我们在做的时候就有那种意义(虽然不一定都很喜乐)。
我昨天早上正要出去讲道的时候,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他大概是有点紧张还是怎麽样,其实他年龄不小了,他就说:「我是谁的妹夫(各位,你自我介绍你会介绍自己是谁的妹夫?除非那个人是很有名的人)。」他跟我讲了大概五分钟,我后来说:「对不起,先生,请问你贵姓大名?」最后他讲了,原来是他的妻子过世了。他不认识我,他太太也不是基督徒。他曾经来过我们教会一次,他就想要知道有没有什麽可以帮忙,让他可以做安息礼拜这些事情。他跟我讲了这些。他不是基督徒,他太太也不是基督徒,我也不认识他,但是我很感恩,我觉得我还有一点主动积极有爱心的,我告诉他说:「我给你电话(因为有葬仪社跟教会合作),请他们帮你处理。对不起,我现在要出去了,下午我再跟你联络。」
到了下午,又跟他有个电话,我就说:「你不是基督徒。」他说:「我是。」我说:「某某先生,你不必讲你是基督徒来让我很高兴,你不是基督徒我也很尊重你的信仰。」他说:「喔,那我不是。」「你不是基督徒,我还是会帮你的忙,因为我觉得你现在很难过,也需要帮忙。」我甚至说:「因为我马上要出国了,大概排不到你的日子,你要怎麽做,你就跟葬仪社讲,你是其他的信仰,你不是办什麽追思礼拜。」
他是很喜欢教会的那种礼拜,我听过很多人这样讲,不管婚礼或丧礼,基督教所表达出来的那种安详、简单、隆重、和平,是很多非基督徒很喜欢的。我们教会也有一些老人家参加他朋友的追思礼拜,后来喜欢教会,就信主了。这也很好。
我跟他说:「如果你是要办一个佛教式的,那你问问葬仪社你需要请什麽法师、道士,如果你要什麽做七,你都问他们。我不是污辱别的宗教,其他宗教帮你办这些都是要钱的,办越多活动钱越多,你就只好付。但是如果你是要一个基督教的丧礼,我看看在走之前能不能帮你找到牧师教会,也许可以帮你办。」
对不起,我不知道为什麽在这�要�嗦了这麽久。我要讲的就是,我跟他谈的这番话以后,我觉得他心�好像很轻�了,我觉得我的工作真的很好。我是一个牧师,我虽然没有直接传福音给他(包括讲刚才那段话),可是我心�一直为他祷告,我心�也在寻求神:「主啊,我现在是不是应该去看他?我实在没有办法,因为我昨天上午在讲道,下午要准备今天的讲道。再过几天要出国了。明天后天要去录影,我实在没有时间去看他。」我应该不是忽略或轻看他,但是我还是有一种自责。但是另外一个想法想到:「我的确也告诉他要怎样去做,而且我也尊重了他还没有信耶稣的事实。」
我也讲到我父亲过世的情形:「我灵堂也没有特别的布置,」我说:「如果您的观念是要很隆重的话,要有行政院长或什麽人的�联的话,那你也问他们怎麽拿到这些,我是没有这些。我们家也没有花圈、没有奠仪,如果你要奠仪花圈,可能你也要跟他们讲。通常这种收钱的事,别人是不能服务的,因为钱是比较重要的。」他也笑了。
我相信这位独一的上帝,我相信我的工作是劝人信耶稣,我最基本的、甚至全部的工作是劝人信耶稣。对基督徒、包括各位在内,我继续劝你信耶稣,继续希望劝你能够信得更真实、更完全。我觉得这是最快乐的事。
而当然在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每次我都在讲圣经,就像我告诉他要怎麽找葬仪社,告诉他大概要注意一些什麽事情。我们基督徒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一定每件事都在直接跟人传教,但是我们希望我们都在奉主的名(也许是默默的奉主的名,也许是讲出来的),在这个罪恶的、冷酷的、荒谬的、没有道理的世界,使人看到还是有个道、有个灵,有上帝、有耶稣。可是,以利的儿子居然不能叫以色列人看到这位上帝。
罪不遏止,更嚣张
他们是怎麽做,在撒母耳记上第二章没有讲得很清楚,但是大概就是大家在献祭的时候,以利的儿子要那些肉。各位,那些肉其实也会给他的,但是他要生肉。看起来以利的儿子不是只要吃肉,他还要生的,自己要去处理一下葱爆或什麽之类的。
各位,神没有亏待祭司。后来我们会看到,其实以色列人在奉献(在民数记�讲),献给耶和华的东西,耶和华当然从来都不吃,都是给祭司、利未人的。而且把火祭、燔祭烧一烧,其实你看仔细一点就是把油烧掉,其实那最健康的做法,把不健康的烧掉,让我们能吃非油的部分。还把内脏部分烧掉了,你看那时候就知道胆固醇不好,所以就让我们能够吃很健康的。当然,把你家�最好的献上,那也不是只吃荤的,初熟的五�和果子也拿来献上。这些都是给了祭司和利未人,他们很享受,他们是所得的是「choice of choices」,选了最好的东西给他们吃的,对他们也尊敬。
神恩待�的�人,我们觉得很不配、很感恩,当然神也恩待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那一行、哪一业的,我们都是�的�人。可是他只有想到人家献给耶和华肉,我要怎麽来处理让我最舒服。连烧、连敬拜上帝的仪式他后来都不要了,「你就把肉给我,我要怎麽样就怎麽样。」人家还跟他讲:「烧过脂油之后,你随便取肉。」祭司的�人(还不是祭司自己),你可以看到那时候教会(是会幕,有时也可以叫圣殿)气氛真是很恶劣。
有些公司,还有台湾在几十年前的公家机关,人真是很怕进去的。现在我觉得台湾政府不管在民进党、国民党之下,一般来讲,我觉得非常好,大家都很客气。到教会更是这样,你来教会�,我相信你看到我们每个同工,领会、招待、门口的接待、老师,大家都笑脸迎人的。但在这�我们却看到那个祭司很凶,祭司的�人也很凶。
当献祭的人说:「你不可以把肉还没献给耶和华就拿去。」�人就说:「你立时给我,不然我就抢去了。」各位,这就好像是等一下收奉献的时候,收的人对你说:「拿出来!」而且拿出来马上放进自己口袋,不是放进奉献袋�面。教会变成这个样子?
当然我们必须说,在中世纪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面,我们在台湾,教会�面诈骗的、不诚实的,以及这�讲到淫乱的,也都有。我们真是没有任何自大的理由。但我们也没有绝望的理由,因为神仍然在工作。
17节,「如此,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华面前甚重了,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或译:他们使人厌弃给耶和华献祭)。」他们轻看耶和华的祭物,他们使人轻看上帝的工作。如果我这个牧师叫人轻看我所信的上帝,即使他不信上帝,他只是轻看我所信的宗教,我的罪在上帝面前是很大的。当然,人家会怎麽看我们并不能控制,有的时候我们做得很好,人家还是看错了。这两个儿子怎麽这麽贪?怎麽把整个教会让人说用「抢」的,少年人的�人要抢别人的肉。
也要注意,如果你对罪恶不加以遏阻,罪恶就会更加嚣张。这不管在世界、在教会都是这样。我们很多时候希望罪就自生也能自灭。各位,有的时候上帝怜悯是这样,不过基本上,神不是要我们看到有罪恶就好像没看到,或者就躲过去。我们需要对付罪恶,我们需要与罪恶争战,我们需要靠着耶稣的宝血、靠着圣灵的大能,穿起全副军装。有的时候是藉着神给我们赦免的恩典或智慧,或者是祷告,总之,我们需要去对付,你不能够不去对付。
当你对付了以后,如果没有好的结果,我们需要继续求主帮助我们对付;也就是我们不是完全的被动或什麽都不管。我承认有的时候,甚至很多东西我们根本没办法改变。各位作老公的,你不要说没办法改变国家大事,你没办法叫陈水扁先生把钱汇回来,你都不能叫你老婆刷卡刷少一点,这你都办不到。(各位老婆对不起,我只是开个小小的玩笑)我们太多事情办不到了。但是我要讲的重点是,我们凡事依靠上帝,但我们不是依靠上帝就懒惰不做,而是会很积极的、很勤快的,做当做的事。我们的体力以及表达积极的方式可能不一样,神对各人带领不一样、各个时代不一样,我们也包容学习,但是我们不能像以利一样,他对他的儿子没有办法拦阻。没有办法拦阻,他不是没有讲。可能在他两个儿子在祭物的事上得罪了上帝以后,以利没有加以禁止,就使他们继续地犯更多罪。
在撒母耳记的写法很有意思,一方面讲到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撒母耳慢慢长大、成熟,撒母耳好像我们主耶稣一样,人和神的喜爱都渐渐增加,感谢主!可是另一方面,同时我们好像看到,以利的老迈也渐渐增加,以利两个儿子的罪恶也渐渐增加。
以利的儿子一开始所记载的罪恶是偷或抢耶和华的祭物。下面22节,一个老人以利「听见他两个儿子待以色列众人的事(也就是他们蛮横霸道、抢奉献的事),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食的罪恶没有对付,接下来就是性。以利听见了。
这当然也很不幸,就像我们小孩的事情,如果是不好的事情,作父母的通常是最后一个听见。「啊,是这样吗?」「你不信去问你的小孩。」他们一定说:「爸爸妈妈,没有,你都知道。」这样,你就又被骗了一次。当以利听到这事的时候,可能他是最后一个听到的。那也表示一件事:他儿子的恶行恶言已经传遍各地。
以利没有不警告,他对他们说:「你们为何行这样的事呢�我从这众百姓听见你们的恶行。」他听了很多次了。感谢主,以利看起来并没有护短。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跟别人说:「没有这种事!我儿子乖得很,不会做这样的事。」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护短,但是他越听越多,人家都传过来了。
以利不是没有警告,他对他们说:「我儿啊,不可这样!我听见你们的风声不好,你们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一个人犯罪这已经是很不好的事,犯罪还有一个很不好的结果就是,你会让别人也犯罪。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我想有些地方是这样,说到你到日本很多地方,比如百货公司或商店,你皮包放在柜台上,就去找你要买的东西,那皮包不会有人动的。我听说在美国有些小乡镇也还是这样,就是你东西嫌重嫌大放在那�,你去找别人,不会有人拿的。各位,这种游戏规则只要有一个人犯了就完蛋了。有人看:「这我不拿白不拿。」有人不守规矩,然后让大家都不守规矩,社会风气就越来越败坏了。
现在大家都听到这个恶行,我都不知道这样谁还想敬拜上帝?敬拜上帝大概大家还觉得因为这是一个「习惯」,一个「传统」,所以还是这样做。但这其实是更坏,信耶稣只是一个传统,还以为自己真的信了耶稣,其实根本没有。「你们使耶和华的百姓犯大罪了。」
我也不愿意讲政治上的事,但是我想到曾国藩讲的:「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所�矣!」那「一二人」就是领头的人。如果带领的人(可能在公司�或军队�最容易看到)能够很真实,我想底下的人看了也会很服气、很佩服。当然一个人德性好,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学,但起码有个风气。
现在以色列有个风气,就是百姓都犯罪了。百姓犯罪的理由非常简单:你这个神职人员,你们两个人这样做。
当然我们也会问一个问题:怎麽上帝没有做什麽事?各位,上帝没有做什麽,都是因为�在宽容,�的时间还没到。后来上帝做事了,而且做的实在很重。只是人如果不肯悔改,神用硬的、用软的,大家都不肯听,到后来就自承灾果。
以利警告他的儿子:「你如果得罪人,有士师会来审判;你如果得罪耶和华,就没有人为你祷告。」可是他们不听。圣经上讲的话很重:「然而他们还是不听父亲的话,因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什麽叫做「耶和华想要杀他们」?就是他们不听的结果就是越来越累积罪恶,到最后上帝的愤怒在他们身上挽回不了。
另外一方面,圣经上说:「撒母耳渐渐长大,耶和华与人越发喜爱他。」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信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的信心要越来越进步,我们对上帝的认识要越来越丰富,我们的信心、爱心、温柔、忍耐、勇敢、我们的性情、我们的品质,都求主让我们越来越进步。而这跟我们身体刚好相反,我们身体是一定会老化的,可是我们内心求主让我们一天新似一天。
这段圣经给我们看到这两组孩子:一个撒母耳,可以说没父没母,一个人在一个最坏的环境中长大,他看到的都是坏榜样,听到的都是坏事,(而那个地方是圣殿,不是万华的黑道区),他却越来越讨神的喜悦。各位,我们求主帮助我们,环境是有很大的影响,遗传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不管是什麽样的影响,我们信靠神,希望那些影响都让我们更正面。不要因为别人的坏、别人的邪恶,好像上帝甚至没有处罚,好像他很发达,我们就为作恶的心怀不平,甚至我们也学着作恶。也不要因为自己做错了,好像挽回不了的悲剧,我们就绝望。也不要因为我们曾经做得很好,我们就自大。世上的荣辱、成败、盼望,都让我们每分每秒更加有主的样式。
神警告,当悔改
神是给我们这个恩典,神甚至给以利和以利的儿子继续有恩典,就是继续提醒你,继续警告你,继续给你活下去悔改的机会。第27节:「有神人来见以利,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祖父在埃及法老家作奴�的时候,我不是向他们显现吗�」
在继续讲下去之前我们要说,以利早就应该制止他的儿子。当他听到他儿子从食物、耶和华祭物的事上犯大罪,然后又在性行为上犯罪,都是在圣殿�面发生的大罪,他有警告。警告了儿子不听,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他就应该�取更剧烈一点的行动,他应该免掉他儿子的职位,他应该禁止他们再在教会�面、在圣殿�面做这些工作。因为继续叫他们做,那是死得更惨。但以利没有。
我在圣经�看到很多懦弱的好人,以利就是一个。我自己也是个懦弱的人(连好人都说不上),让我们一起互勉、祷告。以利是教会的领袖,领袖不可以懦弱的,你懦弱你就自己下来,别再当领袖就是了。他对他的儿子懦弱,他可能有很多理由:「我有什麽办法?」
各位,我们再说,小孩子不听管教,这有时候是没办法的事。我刚刚说老婆花钱是没办法的事,老公乱花钱又何尝是我们有办法的事?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别人,我们自己希望主来多改变我们自己,包括主给我们的责任上该做的事情,要靠主勇敢去做。他不能改变他儿子,他可以禁止他儿子在圣殿�面服事,这他应该做得到的,但以利没有。我也不知道以利是不是就闭着眼睛希望他儿子有一天自动变好。
神有恩典,神的恩典就是继续警告他。于是就派这神人来了,提醒他:「你祖父在埃及法老家作奴�的时候,我不是向他们显现吗� 」这话很有意思,我们中文翻「祖父」(英文应该不是grandfather),就是你的祖先在埃及的时候。「作奴�」三个字底下是打点的,实在不需要加进去,因为这个人也包括摩西,摩西没有作奴�。不管怎麽样,神(或说神人)在提醒他。神人来了,他就直接了当的说。他不是说「我代表耶和华说话」,他直接就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耶和华如此说」。神人实在也知道他的身份是来警告他的,就好像耶和华亲自来警告一样:「我向他们显现」,也就是这是一个恩典。各位,我们都有这个恩典,万民中神只向我们显现,让我们认识了�,别人不认识的。
28-29节,「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我不是拣选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烧香,在我坛上献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将以色列人所献的火祭都赐给你父家吗�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
各位,神是很乐意神的祭司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但是你在上帝的恩惠和慈爱下,你不要把恩惠慈爱变成你的偶像,天天就是想吃、想喝。
神说:「我把这些都给你了,你怎麽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你为什麽对你儿子这麽恶劣的事没有某种管教?」「因此,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我曾说,你和你父家必永远行在我面前;现在我却说,决不容你们这样行。」
「永远行在我面前」这是神对非尼哈讲过的话。很遗憾,这「非尼哈」就跟以利其中一个儿子名字一样,他是一个神很喜悦的祭司,当以色列人犯罪的时候,他�取果决的行动。那在民数记25章有记载。那个非尼哈让上帝说:「你的子孙都会成为祭司」,结果以利这个儿子也叫非尼哈的,却让上帝收回了�的应许。上帝没有改变,但是当人在各种不尊重或尊重之间,神会有�的一些我们人看得到的反应。
30-34节,「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日子必到,我要折断你的膀臂和你父家的膀臂,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 在神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在你家中必永远没有一个老年人。 我必不从我坛前灭尽你家中的人;那未灭的必使你眼目乾瘪、心中忧伤。你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证据:他们二人必一日同死。」各位,他们不只是二人一日同死,他们四人一日同死:以利的两个儿子、以利、以及那天出生的孙子一起死了。
神有警告,神也说:「我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为他建立坚固的家;他必永远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 你家所剩下的人都必来叩拜他,求块银子,求个饼,说:求你赐我祭司的职分,好叫我得点饼吃。」(撒上2:35-36)
我不知道如果让你选择,你要怎麽选?耶和华藉着神人对以利讲的话,不是说:「因为你这样纵容你儿子,你全家绝子绝孙,在地球上再没有以利这个名字了,也没有以利家族了。」�不是这样说。�是说:「你还活得下去,你的儿女也活下去,你还会有子子孙孙,但你的世世代代都中年而死,你的儿孙世世代代都活不到长命,世世代代都像乞丐一样。」我们求主怜悯。你不要觉得上帝太不讲道理、太凶了,因为神实在给以利太多机会了,就跟神给我们非常多机会一样。
而且,这看起来会让我们觉得:神怎麽这样样子?我们受苦如果是单独受苦时,会有加倍的苦。如果别人、大家一起在水深火热中,我们也还有个伴。但只有我们一个人受苦,而别人又很幸福,那是加倍的苦。本来以利家是别人都没有他们那麽多的荣耀和幸福,但当以利家轻看了这个,或者只抓住这些舒服的事、忘记敬畏上帝的时候,他就颠倒过来了。神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不但你家衰败,「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
这居所的败落,我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很多台湾、欧美的牧师在基督教逐渐衰落中看到的现象。在西方你可以看到百业兴起,当然任何东西都有兴有衰,但你在欧美最容易看到衰败的就是教会的衰败。我不知道台湾是不是也是这样。台湾有些教会(包括灵粮堂)是在兴旺的,但是看到很多教会是在衰败的。
各位不妨想想,跟我们小的时候的教会比较起来,现在似乎是一个没有进、而多半在退的状况中。那就让神的�人特别难过。其实我不是不同情神的�人,我自己也是神的�人。我觉得很多教会的牧者是很尽心、很努力在做,也许神有一些提醒,这�说:「在神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神不怕丢自己的脸。其他的人兴旺,就是我的家特别衰败,因为神要管教�的�人,神要让众人都知道�轻慢不得。
各位,你家的人不会都死掉,没有死的会使你「眼目乾瘪、心中忧伤」。我觉得单单读这些句子就够摧人心肝了。但是重点不在摧人心肝的句子,重点在以利听了以后怎麽办。重点不在现在的状况多糟糕,我们都经历过很糟糕的状况,而且我们继续会经历。重点在,我们听到上帝这麽严重的警告,有什麽反应?而以利没有反应。
我用另外一个例子说吧,当尼尼微城人听到约拿说:「再过四十天,你们通通要灭亡了!这是万军之耶和华的命令,这是神的旨意不可改变的。你们注定死亡了。」尼尼微城的人有反应,他们披麻蒙灰地悔改。他们没有说:「我们悔改,上帝一定就会饶恕我们。」他们是说:「我们悔改了,神『或许』会怜悯我们」;不一定,但是或许�会怜悯我们。
以色列人也听过这种话。当耶和华警告以色列人说:「你们要灭亡」的时候,以色列人的反应是什麽?以赛亚书22:12-13,「当那日,主─万军之耶和华叫人哭泣哀号,头上光秃,身披麻布。 谁知,人倒欢喜快乐,宰牛杀羊,吃肉喝酒,说:我们吃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 」
各位,铁达尼号要沉下去了,你的反应是什麽?「马上要沉下去了,现在抢一点金银吧;吃吃那个小姐豆腐吧;强�一个女孩子吧,马上就要淹死了。」各位,我们在任何一个时候,碰到任何事,即使是铁达尼号要沉了,我们通通要有一个态度:我们对上帝有更多的信靠,这信靠让我们在各种状况中有个更正面的反应。我一直在说「更正面的反应」,就是我们不能说一定是什麽反应才对,但是我们因为有信心,所以有更正面的反应。
尼尼微城的人听了以后,「我们再过四十天就要灭亡了」,他们没有说:「吃喝吧;再去抢点银子吧;再强�几个女孩子吧,反正要死了。」没有,他们披麻蒙灰悔改,结果他们得到赦免。而以色列人是说:「好,我们相信神的话,要灭亡就灭亡吧,那我们就死前快乐一下。」所以耶和华说:「这罪孽直到你们死,断不得赦免!」
基督徒应当非常正面积极,即便是最坏的消息,我们还是正面积极,因为最坏最坏的情形、甚至我们的确可以这样说,即便我们已经死了,我们都还能够得到拯救。
我说的是十字架旁边的强盗,那个死是很残忍的,要好几个钟头才死得掉。他已经死了,他已经是继续在流血了、痛得不得了了,但他被耶稣感动:「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 」各位,我们不是悲观消极的,我们很正面。我们虽改不了所有的事实,但是我们对上帝的信靠可以有一切的改变,给我们一切的祝福。
当神人对以利说这麽重的话的时候,以利应该说:「我错了,谢谢你提醒我。」然后他也许可以再劝他儿子。劝不了他儿子,还是一样,他可以把他们免职,他可以把他们赶出去,他可以让他们最起码不做祭司。以利都没有。
神宣判人罪刑了,还是要悔改
神还是很爱以利和他两个儿子,继续再给机会。在撒母耳记上3:1-3:「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一日,以利睡卧在自己的地方;他眼目昏花,看不分明。 神的灯在神耶和华殿内约柜那�,还没有熄灭,撒母耳已经睡了。 」这些都是非常动人的句子,让你看到荒凉的神家,也让你看到再荒凉,神的恩惠和慈爱还在那�。
第4节,「耶和华呼唤撒母耳。撒母耳说:我在这�! 就跑到以利那�,说:你呼唤我�我在这�。以利回答说:我没有呼唤你,你去睡吧。他就去睡了。」这是圣经�面很生动的一幕,耶和华叫撒母耳。
撒母耳实在是好孩子,他先喊:「我在这�。」再跑到以利那�。各位,这动作很棒!这不是小事。当妈妈叫你的时候,当有客人叫你的时候,他甚至不是先跑去,他先说:「我在这�」,意思是:我听到了,你不用再叫了。这叫体贴。不要以利多叫一声,我听到了我就先说「我在这�」,然后接下来是跑去。
以利说:「我没有叫你,你去睡吧。」 耶和华又再叫撒母耳,撒母耳再去。以利说:「我没有叫你,你去睡吧。」以利在这一次的回答�有说:「我的儿,我没有呼唤你,你去睡吧。」我想以利也清楚看到撒母耳的乖巧、听话,撒母耳也的确像他的儿子。
但是,为什麽他教养的这个儿子,比他亲生的儿子还亲?这个「我的儿」如果是对何弗尼、非尼哈讲,该多麽好呢?以利不是坏人,但他太懦弱。「我的儿,我没有呼唤你,你去睡吧。」他还很体贴,一个老人晚上被小孩两次吵醒,没有说:「梦游啊,吵你老爸睡觉!」他还是很客气:「我的儿,我没有呼唤你,你去睡吧。」
第7节,「那时撒母耳还未认识耶和华」,这也是很讽刺,因为以利的两个儿子在教会�那麽久不认识耶和华,撒母耳好像还不认识耶和华,但是耶和华已经对他说话,其实�认识他了。
第8节,「耶和华第三次呼唤撒母耳。撒母耳起来,到以利那�,说:你又呼唤我�我在这�。以利才明白是耶和华呼唤童子。」然而,这似乎晚了一点。照这�的描述,在耶和华的殿�面只有三个人在睡觉:以利睡卧在自己的地方,撒母耳已经睡了,第三个是耶和华的约柜在那�,耶和华睡在那�。以利既知自己没有喊,这小孩子也不是神经病,怎麽会三次来说:「你喊我?」在这个房间�面还会有谁叫这个孩子?他忽然觉悟到:「是上帝,上帝在叫他。」晚了一点,但是还不太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上帝也叫以利好几次了,以利居然没有听到。我们不也都常常会帮别人听话,但自己没有听到?
第9-10节,「因此以利对撒母耳说:你仍去睡吧;若再呼唤你,你就说:耶和华啊,请说,�人敬听!撒母耳就去,仍睡在原处。耶和华又来站着 」,这是圣经�面我看到耶和华最亲切的一次:耶和华站在撒母耳面前喊他。以利会教撒母耳怎麽回答耶和华,他自己为什麽不回答?为什麽我们劝人得救之道,自己却常常失去了呢?
「撒母耳啊、撒母耳啊!」前面耶和华呼唤「撒母耳」,这一次是呼唤「撒母耳啊、撒母耳啊!」�应该是叫以利的,可是以利没有听进去。我们中文这�说:「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听见的人都必耳鸣。」照这意思应该是声音太大,所以耳鸣。意思是:「我对以利已经讲过太多次了,别人的耳朵都应该耳鸣了,他却没有听到。我会应验这个话,我会永远降罚他家,因他知道儿子作孽,自招咒诅,却不禁止他们。如果没办法禁止,可以免去他的职位的。」
15-17节,「撒母耳睡到天亮,就开了耶和华的殿门,不敢将默示告诉以利。 以利呼唤撒母耳说:我儿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说:我在这�! 以利说:耶和华对你说什麽,你不要向我隐瞒;你若将神对你所说的隐瞒一句,愿他重重地降罚与你。」可见得以利不是笨蛋,他知道:耶和华呼唤撒母耳一定有事,这事一定跟我有关。
事实上我觉得以利都知道了,他应该想得到的。各位,你也可以看到耶和华对以利多麽愤怒。耶和华没有直接跟以利讲,耶和华甚至没有跟撒母耳说:「你起来,跟以利讲」,�只是告诉撒母耳,�要以利去问这件事。然后以利就说了这一句敬虔的话:「这是出于耶和华,愿他凭自己的意旨而行。」但是,看来敬虔,却完全错误。
出于耶和华没有错,但「愿�凭�意旨而行」是什麽?「�的意旨」在以西结书讲得很清楚:神的意旨从来不是希望恶人犯罪死亡,乃是从来都是希望恶人悔改、得到拯救。�的意旨就是:「你去劝你的儿子,最少你自己要悔改。」我们也真是很遗憾,当这一次最后的警告,而以利没有做任何事的时候,最后耶和华实现了�的话,而且这是长期的实现,以利死得很惨。
照人来看,他死得很荣华富贵:他活到98岁,他活到老。他是以色列的带领者,荣华富贵。可是我不知道他从几岁开始就痛苦,因为他始终看到他儿子的状况。可能撒母耳也给他很多的安慰,但他的确可以(我觉得非常容易)做一件事:就是把他儿子免职,这是最简单的事情。我们最简单的事就是照主的话去做,听主的话。虽然因着种种原因我们常常寸步难行,但我求主给我们力量,使我们能够遵行�的旨意。
祷告
天父,我们谢谢你,我们�美你,我们感谢你。我们蒙你拣选,我们所蒙的恩典比以利、比撒母耳更多,因为耶稣基督的救赎更直接、更清楚地临到我们。我们比他们都更蒙福,因为你的圣灵更清楚地在我们当中。我们感谢你。主向谁多给,就向谁多要,愿我们在你的恩惠慈爱中结出更多美好的果实,结出更多美好生命美丽的花朵。我们谢谢你,事实上已经有很多,我们为此感恩。常常我们自己看不到,但是是有的。愿主的心得到更大的满足。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