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五经 导论
虽然有很多理由支持当把摩西五经视为独立、单元性的作品,但研究每一本书所需的背景资料,却有很大的分别。故此我们的导论在此分别讨论这五部经卷。
创世记
创世记通常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至十一章,十二至五十章)。对明白第一个部分最有帮助的背景材料,是古代近东的神话文学。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和埃及的神话,都在“世界”和“人类受造”的题目上,提供了大量有关当代观点的材料。这些著作包括了《埃努玛埃利什史诗》(Enuma Elish Epic)和《阿特拉哈西斯史诗》(Atrahasis Epic),以及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好几个苏美尔
*(Sumer)神话。来自埃及的三个主要创世文献,分别是来自孟菲斯
(Memphis)、赫利奥波利斯(Heliopolis)之金字塔文献(Pyramid Texts)和赫尔默波利斯(Hermopolis)之石棺文献(Coffin Texts)。此外,美索不达米亚一带还有几个洪水故事,记载在《吉尔伽美什史诗》(Gilgamesh Epic)和《阿特拉哈西斯史诗》里面。这些文学有助于观察古代近东和以色列观念间的异同。相类之处能够指出以色列及其邻邦的共通点。有时记述的细节是相类之处(如在方舟中放鸟),有时却是在经文中我们可能没有留意过的方面(如万物在被造时起
名)。有些相似之处驱使我们怀疑自己有没有将太多的神学意义读进经文之中(如
以肋骨创造女人),有时我们却会发现看出来的神学意义太少了(如神在“天起了凉风”时来到园中)。大致来说,这些相似之处帮助我们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圣经的记述。
古代近东文学和圣经记载的歧异,能帮助我们体会以色列文化和圣经信仰的独特之处。这些歧异包括了具体的细节(方舟的形状、洪水期的时间长度),和基本的概念(将“世界是藉神话语造成”的圣经观点,与“创世是与宇宙性神祇的诞生有 关”的美索不达米亚观念相对比)。很多时候,这些歧异都和以色列的一神信仰有
(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相似和歧异之处在同一单元中出现,是很平常的事。人类(一)由泥土(二)按神祇形像被造,都是古代近东常见的概念。然而以色列却在这个观念之上,加插了独特的意义,将它转移到截然不同的层次。
这些异同之处,我们不是对每个都能清楚或毋庸置疑地提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学者由于各有自己的假设,对其含义也有不同的见解。牵涉的问题通常十分复杂,每位学者的结论可能都经过了大量的诠释过程。故此提供资料,远比提供令人满意的答
案简单。
最后,比较文学不但能够为创世记一至十一章的部分经文提供对应的记述,更能为整个部分的结构,提供对应的例证。美索不达米亚的《阿特拉哈西斯史诗》和创世记一至十一章一样,包含了创世的概论、三个威胁、一个解决。这些观察资料有助于文学方面的理解,使我们明白圣经这个部分是如何构成的。再者,这对应之处若非虚构,家谱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家谱在圣经中出现,是反映“生养众多”这个创世的祝福。然而在《阿特拉哈西斯史诗》的对应段落中,人口的增长却令诸神苦 恼,要试图抑制。
创世记十二至五十章在文学上的对应案例比较难找。学者尝试将不同的形容冠诸族长记述之上(如传奇〔saga〕、传记〔legend〕等),可是现代的用语是不足以全面包含古代文学之本质的,其误导的危险与其帮助相当。古代近东的文学中,完全没有与族长的叙述对应之案例。最为接近的材料来自埃及,如《*辛努赫的故事》
(Story of Sinuhe)等。但这记述只是描写一个人的生平,不是几代的人;它和迁居以及与神的关系也毫不相干。此外,即使将约瑟的故事分割出来独立讨论,也难以分类和比较。辛努赫、*温纳蒙(Wenamon)、*阿希喀尔(Ahiqar)等故事
(三个都是描写王室朝臣的生平和当世事迹)虽然可以和它相提并论,其相似之处毕竟十分表面。
理解这些记述的背景信息,来自另一套的材料。这几十章的经文描述族长及其家 族,从美索不达米亚,经过迦南,迁徙到埃及的立约过程。在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古城(*努斯〔Nuzi〕、*马里〔Mari〕、*埃玛尔〔Emar〕、*阿拉拉赫
〔Alalakh,现“亚卡那”〕)发现好几个档案,都包含了关乎古代近东在公元前第二千年纪(千年纪=millennium;第二千年纪即公元前1000~前2000年之间)
的历史、文化、习俗资料。这些材料往往能对政治事务和当地的定居史,提供理解的线索,又能帮助我们明白当时的家庭生活,解释他们为何做出我们视为怪僻之 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能得到帮助我们处理圣经材料的重要信息。例如我们经常从圣经人物的身上,寻找是非对错的指引(这不一定是有效的做法)。但要明白他们做事的动机和作决定的理由,熟悉当代文化的社会规范十分重要。我们会发现族长的行为,部分是在某些我们已经误解,或易于曲解的规范影响下作出的。上述的档案往往能够提供纠正的资料。
这种分析所导致值得留意的结论之一,是族长及其家族的世界观,和古代近东当时共有的文化并没有什么分别。明白普遍的文化,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分辨经文之中, 具有神学意义和不含神学意义的元素。譬如对古代近东*割礼习俗的理解,能够提供有用的准则,帮助我们评估圣经中的例证。观察火把和炉在古代近东*仪式中的应 用,或能开启创世记十五章的内涵。即使是亚伯拉罕对神的理解,也能借古代近东典籍中的资料阐明。
神怎样利用熟悉的事物作为与祂子民沟通的桥梁,是面对这一切资料时令我们印象深刻的一点。我们愈熟悉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就愈明白经文。另一方面,我们亦须知道创世记一书的宗旨,远比古代近东任何的文学来得高超。两者间有相似之处,绝非表示圣经是古代近东文学再度包装过后次级的二手货。反之,这些背景材料帮助我们明白,创世记是在具体的文化历史背景内,与其中人物、事件息息相关的独特神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