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会历史 > 基督生平

壹 一个垂死的孩童得医治(1)

壹 一个垂死的孩童得医治(约4:43-54)
这位孩童得蒙医治,全是因他父亲信靠主耶稣的结果。 这位父亲是王的大臣(亦可译作“贵族”nobleman)。 我们不可将他与马太福音八章5至13节的百夫长混为一谈,因为此人系犹太人,他是为儿子求医治;而那百夫长却是罗马人,他是为仆人求,这是完全无关的两件事。
在这孩童得医治的过程中,他父亲的心情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变化:
一、一位忧心的父亲
他虽然有权势、有地位,但是他也有忧虑和不能解决的困难,像一般贫苦无助之人一样。 在神的眼中和在祂治理万有的自然律之下,人人都是平等的。 所以穷人的孩子会生病,富翁的儿子也会生病。 穷的父亲会因儿子生病而担忧,这位大臣也会因他儿子病入膏肓而忧心忡忡。 他既大有权势地位,派一位仆人来请耶稣不是很方便吗? 为什么要亲自从迦百农到迦拿来求耶稣呢? 由此可以看出他儿子的病情必是十分严重,而他对儿子的爱心也必是十分深切的。 所以我们不能不说,他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好父亲了。
二、一位受责的父亲
当主耶稣听了这位可怜父亲的请求后,立刻就责备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主不是满有同情和怜悯的吗? 为什么看不见他这满有地位的人不辞远道而来的辛苦? 为什么不体谅他为儿子性命垂危而心中所产生的忧急? 原因很简单,因为主知道他没有真实的信心! 他为什么来找耶稣? 约输福音四章45节暗示我们,他乃是从别人传说耶稣在耶路撒冷所行的神迹而被吸引来的。 换言之,是由道听途说而来的信心。 因此若是有人凭邪术能行一些奇事,他也照样地会去寻求他们的帮助。 所以他所相信的,是神迹,而不是行神迹的主耶稣。 他将主耶稣和一般的术士并列。 他没有真实的信心,主怎能不责备他呢? 这样的信心怎能看见神的荣耀呢?
三、一位欢乐的父亲
主的责备并没有令这大臣灰心丧胆,他仍继续在主面前苦求。 经得住主的责备,受得了主的拖延和拒绝的人,便是对主有真实信心的明证。 这位大臣经过主的责备后,他的信心比较纯洁了,但是他的信心,仍是很小、很软弱。 他对主说:“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49节),他信主能行大事,但是祂必须在现场,并且必须在事情尚未绝望之时。 主喜悦他有了小信心,但是主并没有照他的信心去作,主要他有进一步的大信心,并且超过他所想所求的为他成全。 所以只是命令他:“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 (50节)“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 他在回家的路上,就得着消息,他的儿子果然在主耶稣说活了之时,起死回生了,因此“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53节)——信心产生经历,他的信心就更加坚定了。 他和他一家,不但有了疾病得医治,死亡得逃脱的喜乐,他们还有信心的喜乐,这也是永远的喜乐。
在这件事的过程中,这大臣的信心一直在长进之中,起初是凭眼见的信心,之后进步为单纯的信心——信神的话,最后成为见证的信心,使多人也相信了。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