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独立战变侵略战,埃及王者变囚徒后的崛起

在埃及中王国时期,激烈的社会矛盾致使埃及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在这个阶段,喜克索斯人也乘机侵略,并夺取了埃及的大半壁江山,埃及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都成了阶下囚,并且受到了残酷的压迫。有压迫就有反抗,埃及人普遍不满这一现状,于是,在国王的带领下发动了民族独立战争。

埃及国家虽然获得了民族独立,但是却从未停止过战争。

...

只是,此时的战争已经由民族独立战争转化成了对外侵略战争。对外侵略战争使埃及帝国创建起来,埃及国家从此进入鼎盛时期,帝国相对于沦为囚徒之前的王国,埃及国家无疑来了个咸鱼大翻身。

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中王国时期,埃及统治阶级内部阶层之间的矛盾深刻、阶级矛盾也随之发展,而后弄得两败俱伤,致使疆土分裂,喜克索斯人乘机侵略埃及,统治了埃及的大部分疆土

在埃及中王国末期,统治阶级内部阶层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异常激烈。国王和地方贵族相互对立,彼此视对方为眼中钉,王室内部成员也相互算计、谋权谋利,国家由此瓦解。国家的瓦解造成社会局势动荡不已,在统治阶级的争权夺利斗争中,受苦最多的还是广大劳动人民,阶级矛盾由此达到无法调和的地步,劳动人民纷纷揭竿而起,起义的火焰燃烧到整个埃及国家。

起义队伍之强大、覆盖的地域之广、破坏力度之强实属罕见。在《伊普味陈辞》中,讲述了这次事件。

... 喜克索斯人

加入这次起义队伍的成员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奴隶等下层劳苦人民。起义的队伍十分庞大,致使国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统治阶级沦为卑贱者,下层人民成了主人。

最后,起义还是被残酷地平息了。起义虽然被平息了,但是,统治阶级和下层贫苦大众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喜克索斯人渔翁得利,乘机占领了埃及大部分区域,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国家。

喜克索斯人在埃及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对埃及人民进行血腥治理。他们毁灭了埃及人的城市、神庙,当地居民要么性命不保,要么被变成奴隶。他们在埃及征收沉重的贡赋,派军队把守各地、镇压当地人民。他们的残忍和暴力行为激发了埃及人民的十分不满。埃及人民由此萌生了推翻他们统治的念头。

二、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埃及第十七王朝的末代君主卡美斯和他的弟弟雅赫摩斯一世不堪忍受国家灭亡带来的屈辱,领导埃及人民展开民族独立战争、重建了独立国家

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相,卡美斯召集重臣讨论当前埃及国土上分裂、受外族压迫的情况,征求发动民族独立战争、统一国家的意见,朝臣们为了在喜克索斯人管辖的北部疆域上发展畜牧业,更加愿意和他们保持和平的关系。卡美斯见此状况,力排众议坚决发动民族独立战争,重建埃及人自己的国家,一雪前耻。

...

战役打响之后,埃及军队所向披靡,喜克索斯人被迫暗中联络库什王国共同打击埃及人,但联络员在途中被埃及人截获,这件事为埃及消除了后顾之忧,埃及可以集中精力同喜克索斯人作战。

最终,埃及人获得了战斗的胜利。但是,他们并没有把敌人赶出国土,只是夺回了自库什到涅菲努西斯地区、阿勒格什地区。雅赫摩斯一世秉承哥哥的遗志,攻陷了喜克索斯人的国都,喜克索斯人被驱逐出埃及国土。埃及国家获得独立、民族独立战争自此结束。

三、国家独立、后方稳定,埃及国王们开始对外开疆拓土,最终创建覆盖西亚、北非的帝国

民族虽然获得独立,但是埃及国家的战争却没有停止过。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国家的战争已经从民族独立战争演变成对外侵略战争了。在接近一个世纪的时光里,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君主们统帅国家的军队四处征战,国土由尼罗河、三角洲地域延伸到西亚、北非地域。

雅赫摩斯一世在带领埃及人取得民族独立、重建统一的国家之后,开始向外部开疆拓土。他在位期间,占领了努比亚地区与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他的继承人阿蒙霍特普一世将国家版图延伸到第二瀑布周围,并进军利比亚地区。图特摩斯一世接着掌管阿蒙霍特普一世遗留下来的对外征服大业。

... 图特摩斯一世

他为帝国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征战四方,和叙利亚巴勒斯坦人、西亚地区实力较强的米坦尼国家开战,把国家的版图拓展到叙利亚北部地域、幼发拉底河流域;国家的南部边疆也被推广到第三瀑布之外。埃及帝国由此创建,并继续前行。

图特摩斯三世最终结束了帝国的建设。他一生与战争为伴,挫败了叙利亚联合军队,战胜了米坦尼王国,致使米坦尼与自己化敌为友,结成同盟,由此加强了埃及在叙利亚的统治。他的胜利让他在西亚社会全境扬名立万,亚述国家、巴比伦尼亚王国竞相和埃及发展睦邻友好的国际关系。

巴比伦尼亚国王甚至将公主嫁给他,以结秦晋之好。他最终把国家疆域扩展到第四瀑布之外。到此为止,埃及帝国最终完成。他的继承人没有再进行过对外扩张的战争,有的只是率军平息帝国境内的民众起义,稳固他所开拓的疆土。

... 巴比伦尼亚

四、帝国创建、埃及国家进入顶峰时代:帝国形成以后,国家政治、经济、王权和教权的关系、外交进入辉煌阶段

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强化。

帝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帝国,统治这样疆域辽阔的国家,埃及国王没有如何治理帝国的借鉴经验。

在帝国创建的初期阶段,国王们因为民族独立战争和对外扩张战争的功绩提高了威望。赶走喜克索斯人使统一的埃及人国家重新创建,国王们成为万民敬仰的英雄;对外扩张夺取了诸多财宝和劳动人口,国王们成为臣民膜拜的榜样。因此,臣民乐意支持他们,君主专制就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国王的权力也因此达到顶峰。

国家经济的进步非常明显。

在手工业领域,金属的冶炼技术进一步提高;建筑艺术达到一个新阶段,像卢克索尔这样的大型建筑就是这个阶段的杰作;在纺织业方面,用亚麻、羊毛做材料,纺织技艺更加发达;玻璃制作技术明显地提高了,这个阶段制造的玻璃,品种增多,数量增加。

战争给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大量劳动人口,再加上西亚、北非国家纷纷抱埃及的大腿,国家的商品贸易、货币关系快速进步。铜、银、金作为交换物更加受欢迎,尤其是银在商品交易中被使用的较为普遍;借贷关系也有所进步;同时,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也在农村广泛存在,致使农村地区的阶级分化更加明显;作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埃及在战争中掠夺了大量人口,奴隶人数大为增加,奴隶制也实现了巨大的发展。

... 埃及帝国

王权和教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外交也进入新阶段。

国王和神庙的关系是埃及国家君主专制的一大特色,国王为了巩固统治,利用神庙集团来加强、神化君主专制,为君主专制提供合理的依据;神庙集团也依仗着国王的权力获取政治、经济方面的好处。在帝国创建的初期阶段,这两者的关系更加密切、相处融洽。

民族独立战争和对外侵略战争使埃及帝国创建起来,国家实力迅速增强,埃及在当时的西亚、北非世界声名大振,周边国家、西亚地区的国家都敬它三分,相继和它构建和睦的关系,其中亚述、巴比伦尼亚就是典型案例。此时的埃及可以和小亚实力强大的西台帝国匹敌,并与之展开了西亚、北非区域的霸权争夺战。此时的埃及已经达到了鼎盛时代。

结语:

埃及国家鹬蚌相争,在统治阶级内部阶层的斗争、阶级矛盾的激烈中分裂,被喜克索斯人渔翁得利趁机灭掉,由王者沦为阶下囚;但是埃及统治者和臣民不甘屈辱,取得了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一雪前耻了,并且继续进行战争,开疆拓土,最终创建了帝国。


参考文献:

《伊普味陈辞》

《埃及史》

《全球通史》